Honesty\’s Blog

2005, 6 十一月

[Chat] desktop app in web 2.0 era ?

Filed under: 胡言亂語 — Honesty @ 0:46

記得前段日子總是跟著大家不斷唸著 web app、web app 的,
現在連 Microsoft 也不免跟著大家喊起了 internet-based service,
Gates: We’re entering ‘live era’ of software
Gates sketches out Windows and Office Live
Micorsoft Joins Online Era of Software

但又開始往另一個方向來想想,
desktpo app 在這樣 web app 盛行的時代裡又可以有怎樣的作為?

其實大概可以從最近的 Gobby、Flock、Slide 聊起…

Gobby, a collaborative text editor…
提供一個環境讓人可以在線上即時共同編輯程式碼…

Flock, 一個 browser…
它的 Favorites 與網路上的 del.icio.us 結合在一起…
它的 Topbar 可以顯示網路上的 Flickr 相簿,
如果寫 blog 可以直接從 topbar 拉一張圖下來,link 就會自己設好,
(雖然其實這樣還不夠,應該還要可以 upload,不過現在也只是 preview 版…)
還有它的 blog editor,現在本機端編寫 blog 內容,就可以發佈到各個指定的 blog,
不管是 Blogger、Movable Type、Word Press、…等 blog 平台…

SlideHello
另一種分享並管理相片的方法,並不是一定得透過網路相簿那樣的形式…

從這些 desktop app,可以看到一些方向…

其實不是只有打開 browser、FTP transfer、P2P Program、email app、…
才能連上網路、才可以與網路有關係…

任何 desktop app 都應該或多或少與網路連上關係…

太多時候 desktop app 都太獨立,置身於網路之外,
在 web2.0 的 “web as platform" 時代裡,
dekstop app 可以做的不是只能消極地將自己的技術轉移至 web platform 裡,
它應該繼續存在在 local 端的世界裡,
只是,加上與 web 搭上關係的功能…

由這個方向來想,
desktop app 可以同時掌控 web 和 local 端的資料,
而相對來講,web app 的觸手就比較無法觸及 local 端的資料,
至少,比較無法做到 seamless…
而 desktop app 無論是 web 或者 local 的資料,
其實是可以做到視為相同資料來管理的…

這麼說好了,
web app 最大的好處其實在於 mobility、portability,
dekstop app 不可能在這方面與之匹敵,
能做的其實就是扮演 web 與 local 溝通橋樑的中間角色…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

現在 video、photo、music 的分享,
大多是這樣的流程:FTP、P2P 連上網路 → search → download → player → play
根本不能算是 seamless,
動作多,亦要在各 app 間切換…
player 其實就可以包辦所有的動作:player → search → (download) → play, watch
甚至等到 tagging 這類東西再盛行下去,加上 RSS 的 subscription 觀念,
有了良好的 source,連 search 的動作也可以省下…

就像打開電視就有節目自己送上門來,
只是,要看哪個節目、什麼時候看、怎麼看,是你自己選擇的…

就像現在頗熱的 podcast,為什麼只能匿身於一堆 RSS reader 之中,
而不能直接出現在 winamp 上?
雖然像 Google Reader 有為 podcast 專門又設了 player 機制,
但其實這樣的想法,總體來說,還是將 web data 與 local data 分隔得很開,
好像 web 的資料就是要在 web 上使用,
想要在 local 端使用,就得多一道 download 手續,
為什麼我不能就是同時一起管理播放 local 與 web 的資料?

上面說的是資源分享的受惠者的角度,如果是發佈者呢?
以前 desktop app 和 web app 還是隔得太遠,
我要先在 desktop app 編輯好資料,然後才是透過 browser、FTP、Email、… 發佈,
於是又多了一道切換 app 做 upload 的動作,
為什麼 dektop app 不能就是自動將之存於 local 以及 web 端?

當 web app 盛行,
desktop app 不只要與其他 dekstop app 共同合作,
現在更要加上與 web app 的溝通共享…

web app 上是帶著走的,
desktop app 則是方便編輯使用存放資料,
而兩者之間要達到真正 seamless 運作,或許還是要靠 desktop app…

畢竟,真開放給 web app 太大權限深入 local 端,還是不怎麼可靠;
而真要將所有資料都放在 web 上而讓 local 端乾淨無暇,心理上還是很難保有安全感;
簡單的編輯可能可以在 web platform 上運行,但 local 端豈不擁有更多的資源?

全偏往 web app 或者只著重 desktop app,都是不可行的,
我認為,最好還是讓 desktop app 扮演溝通橋樑,與 web app 有良好互動,
且致力於兩者之間的 seamless 運作…

其實很多公司都有看出這樣的方向吧,
Google 的 Google Desktop、Apple 的 iTunes 在我看來一定都有這樣的想法存在,
不一定是很明顯的 desktop app、web app 對應,
更 general 來說,是同時管理 local data 與 web data…

或許,真有一天,
所有資料都只存在於 web,所有 app 都只存在於 web platform,
但就現階段而言,desktop app 還有很多可以搶攻的地方…:ppp

update:
那麼 web app 呢?

其實就現階段來看,web app 需要加油的
應該是更強調與其他 web app 之間的合作共享,
並有些 protocol、API 開放出來,並利用 RSS 特性,
讓 desktop app、其他 web app 可以與之有更完美、更自動的互動..

update:
或許有人會想說那「遠端遙控」呢?

沒錯,單純就個人而言,「遠端遙控」或許已經足夠了,
但若考慮在網路上與人合作、分享、專案管理,「遠端遙控」的權限又太過了,
且那樣再透過一層的感覺總是不那麼直接…

並且,今天談 web app,
最重要的並不是 computer 對 computer 或 client 與 server,
其實想到的大多還是想著與 mobile device 結合的遠景…

透過 web app 以及 wireless network,
computer 和各種 mobile device 也可以有 seamless 運作,

在 mobile device 上遠端遙控 local computer?
或許不怎麼可行吧…

廣告

1 則迴響 »

  1. Starz Dinner At Hard Rock Hotel Pattaya Pantip

    [Chat] desktop app in web 2.0 era ? | Honesty\’s Blog

    引用 由 Starz Dinner At Hard Rock Hotel Pattaya Pantip — 2017, 5 一月 @ 17:08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I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

%d 位部落客按了讚: